首页
笔趣品书网
找书  排行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章 风起潇湘第四九节 巴陵城楼

    王动又上路巡店了,不同的是,这次不是张保,也不是张萍儿,只有一个小六子。此行第一站岳州府,后世的岳阳。

    冬天还没有过,路上行人不多,一人一骑,走的倒也从容,王动不是很急,这次只想去几个重点的地方,出来时王爷也写了些信,给楚王的也有,给地方官员的也有,加上有各地潇湘记在,漕帮的牌子也带上了,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发生,他只是巡风。

    “洞庭天下水,岳阳天下楼”,一提到期岳州,马上王动想到期的就是岳阳楼。岳阳楼本来是个阅军楼,据传为三国时期吴国鲁肃所修,当时这楼临岸倚山,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,登临也可观望洞庭全景,后来又变成了巴陵城楼,真正出名还是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,一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流芳千古。岳阳楼古代几经战火,毁了修修了毁,同时还随着洞庭湖大小变化,时而远眺洞庭时而浪涛拍岸,被湖水淘了楼基跨过的也有,王动在路上想的是,这会的岳阳楼会是什么样子呀?但不管什么样子,岳阳楼还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处,到了岳阳不去岳阳楼,那不能算是到期过岳阳,到了岳阳不去岳阳楼,那就不能算是个读书人,还有,不留下点笔墨口水,也不能算是个文化人。

    “岳阳楼,滕王阁,黄鹤楼,江南三大名楼,小六子,不多几日还要去黄鹤楼,若是再能上那滕王阁,那就齐全了。(wwW.mhtxs.la 无弹窗广告)”

    “大掌柜,黄鹤楼在何处,那滕王阁又是在何处?”

    “前者在武昌府,后者在南昌府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先去自己店里落个脚,明日去登那岳阳楼。”

    稍稍一问路人,就知道所在,而且回话的人也是很干脆爽朗,毕竟有这楼在此,岳阳人脸上有光。潇湘记与那岳阳楼离的还不远,同在一街上,但因这岳阳楼名气太大,把所有的楼阁全都盖了去,岳阳过客都是直奔此楼,也正因此,这楼前街也出了名,店辅林立,幡旗列列。当然出名的酒楼不用说,潇湘记第一,这也是指路的岳阳人说的,这让王动意外了一下,本以为,岳阳城里最出名的酒楼可能是岳阳楼。

    岳州潇湘记也收到了大掌柜要过来巡店的消息,本以为大掌柜可能会南下,不想到先北上了。不过掌柜也是高兴,毕竟大掌柜了一出长沙府就到了岳州,不是常德府,也不是衡州府。本想好好表现一下,王动反很简单的说了句,四菜一汤即可,生意人的头脑还是精明的,看大掌柜一骑一伴档,就知非奢豪之人,所以也没特别招呼,只在安置二楼一角落。

    王动坐在这角落,不紧不慢的吃着,边吃边打量着酒楼和酒楼里的客人。岳州也是个交通要渠,商贾云集,王动不多会就发现,潇湘记招待的都是有钱人,当然有的也有钱的文人,其中官员还不少。今日生意不错,因五动在一边坐着,掌柜便把柜台交给了帐房,然后跑过来陪酒,这下店里的伙计和认识掌柜的客人都很奇怪。不知王动小六子,一主一仆是何等身份。

    “秦掌柜,方才稍坐,识得进的店里皆富贵豪客,适才路上得知,潇湘记执岳州酒肆牛耳,秦掌柜功不可没。”

    “大掌柜过赞,小子不才,任是他人坐的掌柜这位置,只怕做的更是出彩。”嘴里谦逊,心里暗喜。

    “全凭掌柜心智苦力,想来岳阳楼如此胜名,竟被潇湘记压过,掌柜颇费心血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掌柜心里凉了一小截。

    “大掌柜有所不知。岳阳楼名动天下,此前是官府集资整饰,只是为百姓游玩,所以只卖些酒水,收的钱也只是用来养伙计和掌柜,多的就留下集起来,用于这楼的修修补补。换句话说,登那楼,没钱的登楼望湖吹吹风,少钱的白水清茶解个渴,口袋里多几文的也只浊酒一杯,仅此而已。”